一



姓名: 丁佳妮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金融工程2405班
实践板块: 社区服务
实践地点及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碧海社区
实践岗位: 社区志愿者
实践感悟: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这段暑期时光,像一颗慢慢沉淀的石子,在心里落得扎实又温暖。起初总觉得“志愿服务”是宏大的词,直到真正走进那些日常,才懂它藏在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里。
在本次暑期实践中我参与的是,在社区举办的心理讲座中负责签到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宣讲任务;参与社区组织的辅导作业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
这段实践让我跳出了书本里的“社会责任”,真切感受到:社区不是冰冷的建筑集合,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温暖网络。我们做的或许只是递一杯水、讲一段话,但这些微小的连接,恰恰是让这个网络更紧密的丝线。它让我明白,有意义的事未必惊天动地,能踏实地走进身边的生活,为别人多考虑一分,就是成长最生动的注脚。 
二

姓名:胡钰琳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学2301班
实践板块:会计学专业性实习
实践地点及单位:神木市聚德达建筑劳务部
实践岗位:出纳
实践感悟:
在出纳岗位实践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分量。出纳工作看似只是收付款、登日记账这些基础操作,实则每一步都牵动着资金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刚开始接触时,我总觉得流程简单,直到一次因看错小数点导致付款金额出错,才明白哪怕是一个数字的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问题。那次纠错过程让我牢记:处理每一笔业务都要反复核对,无论是支票的日期、金额大小写,还是网银转账的收款人信息,都必须逐字确认。
实践中,我也感受到出纳不仅是“管钱的”,更是财务流程的“第一道防线”。比如报销单据,不仅要核对金额是否与发票一致,还要检查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发票是否合规。这让我学会了从合规性角度审视每一笔支出,理解了财务制度背后的风险防控意义。
最让我成长的是与各部门的沟通。面对同事的报销疑问,我需要耐心解释政策;与银行对接时,要清晰说明需求。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出纳不仅要懂财务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让资金流转更顺畅。
这段实践让我褪去了对财务工作的浮躁认知,深知严谨、细致、负责才是出纳岗位的核心素养。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在财务路上稳步前行。
三




姓名:柯含佳依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金融工程2405班
实践板块:社区服务
实践地点及单位:莲湖区红埠街社区
实践岗位:社区志愿者
实践感悟:
在莲湖区红埠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这段时间,让我收获颇丰。
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我陪伴老人聊天、为他们读报,看到老人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真切感受到能为他们排解孤独、带来温暖是很有意义的事。老人们也会和我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那些岁月沉淀下的经历,让我收获了许多课本外的人生智慧。
同时,我还参与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走街串巷,向社区群众发放垃圾分类手册,耐心讲解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和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也欣喜地看到不少群众从最初的懵懂,到后来能主动询问、学习分类要点,环保意识在慢慢提升。
这次社区服务,让我明白社区是连接群众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区工作看似平凡琐碎,却关系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付出,都在为营造更和谐、更美好的社区环境添砖加瓦。我也更加懂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涵,未来会继续积极参与此类服务,用自己的行动为社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