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姓名:赵妍
学院:教育学院
班级:小学教育2203班
实践板块:政务实践
实践地点及单位:洛川县自然资源局
实践岗位:办公室文员
实践感悟:
暑假在洛川县自然资源局的见习,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认知。初到岗位时,土地规划图上的线条、不动产登记的流程,就像课本里抽象的概念。跟着前辈整理档案时,看着一沓沓宅基地确权材料,听他们讲农户办证时的期待,才懂这些流程是在为群众的“踏实感”把关。
洛川以苹果闻名,自然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是工作重点。我跟着下乡巡查,看耕地保护红线是否筑牢;也参与过苹果产业园用地规划讨论,既要守住良田,又要给果农留足发展空间。
见习让我明白,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处处连着民生。前辈们踏遍山路核查数据、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的样子,教会我: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践行责任。这段经历,比任何课本都更生动地告诉我,何为“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
二




姓名:陈尹鑫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学2401班
实践板块:社会实践
实践地点及单位: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移民搬迁社区
实践岗位:禁毒宣传志愿者
实践感悟:
这次禁毒宣传实践,像一场带着温度的认知升级。在禁毒基地,工作人员拿出的案例和讲解,让我对毒品的危害从模糊的“知道”变成了清晰的“震撼”——那些被毒品摧毁的人生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有冲击力。
到了古城镇的移民搬迁社区,面对青少年,我们用轻松的方式讲新型毒品的伪装,他们眼里的好奇慢慢变成警惕,那一刻突然觉得,提前给他们打上“预防针”,是多重要的事。和中老年人聊起时,才发现他们对“跳跳糖”“奶茶”这些伪装毒品几乎没概念,我们放慢语速,用身边能懂的例子解释,一位大爷听完念叨着“得跟孙子好好说说”,这一刻,我跟我的团队成员心里一下子就暖了。
跟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去看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窄窄的屋子里,他们接过宣传册,听我们一遍遍说“不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或许他们记不住太多细节,但他们一脸认真的说“麻烦你们跑一趟”时,我懂了:禁毒宣传不分年龄,哪怕只是一句叮嘱,也是在为他们添一份安全。
这一路走下来,最大的感触是:禁毒从不是某群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带着学到的知识走进社区、入户宣传,把“警惕”的种子播撒出去,这大概就是实践最实在的意义吧。
三




姓名: 程星语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金融工程2401班
实践板块: 宣传实践
实践地点及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街道东关街社区长青国际小区居民委员会
实践岗位: 宣传员
实践感悟:
在这次社区实践活动中,我负责分发问卷、为填答居民发放小奖品。活动前,我提前熟悉问卷内容与流程,准备好对应奖品,力求让工作顺利开展。过程里,我热情向居民介绍活动,引导填答,及时送上小礼物,还辅助解答问卷疑问。
这次实践,锻炼了我的沟通表达能力,让我学会快速和不同年龄段居民建立信任、清晰传达信息。我也意识到可改进的地方,后续会提前和问卷设计者沟通,掌握更多背景,让工作衔接更顺畅。
总体而言,这次实践让我走出校园,在服务社区中积累社会经验,明白基层工作需耐心与细致,收获满满。期待未来参与更多实践,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