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陕西省教育厅和腾讯数字支教实验室联合开展“陕西省远程支教公益 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该项目具体由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自 2024 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5 年项目工作将继续在陕西部分高校招募支教志愿者,为我省相关县区的 600 余所农村小学提供远程支教课后服务。
校团委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工作文件精神和校领导指示,组织各二级学院团委结合本学院专业开展志愿者遴选工作,经学院初选、资格审查、笔试、试讲等环节,我校共入选志愿者162名,入选人数位列第2(全省54所高校参与),试讲通过率超过94%,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
自开课以来,支教志愿者们用爱心为对口小学的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光,生动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上好了“一线”专业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了才干,锤炼了能力、砥砺了品质、实现了全面的成长与蜕变,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下面让我们一睹我校支教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一


个人简介:王靖阁,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小学教育本科生,假期在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见习,参与课堂观察、教学协助等工作,积累教学经验。在校园实践表现出色,多次获得表彰奖励。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授课内容:科学·核科普课
支教学校:榆林市榆阳区芦河镇中心小学
支教心得:支教生活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我给孩子们上的是科学科普课,这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经历。起初,“核”对孩子们来说既陌生又神秘。我借助图片和动画,将抽象的核知识变得直观有趣。当讲到核能发电原理时,孩子们好奇的眼神让我更有动力。他们积极提问,课堂讨论热烈。看到他们逐渐理解并对核科学产生兴趣,我意识到科普的意义重大。这不仅传播知识,还可能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二



个人简介:秦晶晶,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在校期间,她勤奋好学,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目前,秦晶晶正积极投身于陕西省远程支教活动,凭借扎实学识与热忱爱心,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温暖,用行动践行教育梦想 。
授课内容:人工智能通识课
支教学校:西乡县峡口镇中心学校
支教心得:参与线上支教,是我未曾预料的温暖旅程。起初,网络延迟、软件操作都成了“小麻烦”,但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一切都变得值得。在教与学的互动里,我传递知识,他们给予我纯真的信任,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财富。
三


个人简介:宋林悦,小学教育专业2214班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方面,在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省级铜奖。在操舞大赛获得健美操组第一名、教育学院课件与教案设计分别获三等奖等。
授课内容:健康与安全课
支教学校: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支教心得:第一次以支教老师的身份站在云端讲台上,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为了这堂顺利完成《健康与安全》防诈骗课,我反复打磨课件,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可当真正面对屏幕那头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孩子们的热情很快驱散了我的不安,我讲解了“冒充客服退款”“游戏账号诈骗”等常见骗局。备课的疲惫与初上课时的紧张一扫而空。
作为支教志愿者,虽然隔着屏幕,无法像线下一样面对面交流,但看到他们认真记笔记的模样、积极参与问答的热情,我更加坚定了用专业知识为他们保驾护航的决心。通过第一课让我明白,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联结。未来的课程中,我愿继续怀揣奉献精神,为孩子们点亮健康与安全的灯塔。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志愿连接你我,让我们用脚步丈量温情,用教育温暖人心。“陕西远程支教公益项目”陕服青年志愿者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