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陕西省教育厅和腾讯数字支教实验室联合开展“陕西省远程支教公益 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该项目具体由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自 2024 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5 年项目工作将继续在陕西部分高校招募支教志愿者,为我省相关县区的 600 余所农村小学提供远程支教课后服务。
校团委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工作文件精神和校领导指示,组织各二级学院团委结合本学院专业开展志愿者遴选工作,经学院初选、资格审查、笔试、试讲等环节,我校共入选志愿者162名,入选人数位列第2(全省54所高校参与),试讲通过率超过94%,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
自开课以来,支教志愿者们用爱心为对口小学的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光,生动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上好了“一线”专业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了才干,锤炼了能力、砥砺了品质、实现了全面的成长与蜕变,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下面让我们一睹我校支教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一


个人简介:张盼盼,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在读学生,已通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和面试,已参加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笔试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基础。在校期间获得过多个与专业相关的奖项,主持的大创项目获省级奖项并发表论文及期刊。
授课内容:阅读与表达
支教学校:山阳县中村镇中心小学/二年级2班
支教心得:第一次为二年级孩子远程支教,既紧张又充满期待。面对屏幕里稚嫩的脸庞,我放慢语速,用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语调讲述绘本故事。当孩子们跟着我大声朗读、抢答问题时,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即使隔着屏幕,也能用语言搭建桥梁。孩子们的纯真反馈让我反思,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兴趣,未来我会更注重互动设计,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双向成长的礼物。
二

个人简介:马婷,女,汉族,21岁,陕西榆林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现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曾荣获2022-202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2023年“协会杯”陕西省青少年陆地冰壶精英赛“优秀裁判员”、2022-2023学年“最佳贡献奖”、2022-2023学年“先进个人”、2023年第八届“陕服杯”足球赛“优秀工作者”、2022-2023“舞动青春绽放陕服芳华”集体舞大赛团体二等奖、2022-2023学年“舞动青春绽放陕服芳华”集体舞大赛团体三等奖等荣誉。
授课内容:科学课
支教学校:凤翔区柳林镇中心小学
支教心得:在凤翔区柳林镇中心小学二年级下的线上科学课支教过程中,我收获颇丰。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体验。刚开始,担心二年级的孩子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可实际教学中,他们的热情超乎想象,每位同学都在认真听课。线上教学虽有空间距离,但平台的互动功能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孩子们积极在抢答问题,小组讨论时也积极讨论。虽然隔着屏幕,我依然能传递知识,点燃孩子们心中对科学的好奇之火。同时,也让我明白,只要用心教学,利用好线上资源,就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为他们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三

个人简介:范辛垚,女,陕西商洛人。现就读于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积极乐观、阳光开朗、有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在2023年6月获得“陕服杯”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双打第三名、优秀裁判员。2024年4月获得“陕服杯”羽毛球锦标赛团体赛第一名、女子双打第三名、优秀裁判员。2024年12月获得“陕服杯”极限飞盘锦标赛团体第一名。
授课内容:国家地理人文科普课
支教学校: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中心小学
支教心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线上支教,上课的时候,看着屏幕里的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和求知的渴望,面对我提出的问题,他们都非常积极的给出了反应,让我十分欢喜,同时也让我更有信心。这次支教不仅让我收获了教学经验,更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在于点燃希望。未来,我会持续关注这些孩子,同时参加更多的支教活动,给更多的孩子知识与希望。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志愿连接你我,让我们用脚步丈量温情,用教育温暖人心。“陕西远程支教公益项目”陕服青年志愿者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