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服主页

青春陕服

Trade Union Office

陕服学子“三下乡”(58)| 非遗润童心,青春筑梦行之“让非遗之花绽放在留守儿童心间,承文脉而传薪火”

2025-07-25  点击:[]

“三下乡”是大学生暑期深入农村基层的社会实践,“非遗润童心,青春筑梦行”实践团带着文化的青春力量走进乡村,在服务农民需求中了解国情,在助力振兴中锤炼自我——这不仅是课堂外的“必修课”,更是青年与时代同行的成长之路。艺术设计学院的“非遗润童心,青春筑梦行”小分队就去了三李村!他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扎到村里先做调研,了解乡亲们喜欢啥、需要啥。然后结合专业,带去了超有意思的非遗体验课——剪纸、扎染、兵马俑、泥塑、脸谱的绘制等,还带着大家一起打太极!在和小朋友们热热闹闹的互动里,这些老手艺一下子就有了新活力,感觉特别有意义!

3D654

团队首先通过走访村落、与当地老人小孩座谈,完成“乡村非遗传承现状”调研。队员们详细记录了当地对传统技艺的认知程度、传承困境及活化需求,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下现实基础。

课程开展中,队员们化身“非遗讲师”,将专业所长与非遗文化融合。

剪纸课上,队员们从基础纹样教起,引导孩子们用剪刀剪出花鸟、生肖等图案,在指尖流转中感受“纸上生花”的民间智慧;扎染工坊里,蓝白布料在孩子们的捆扎、浸染下变出独特花纹,队员们同步讲解扎染的历史与环保理念,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理念碰撞;兵马俑文创体验则结合学院设计优势,带领孩子们用陶土捏制迷你兵马俑,再用颜料绘制纹饰,在动手过程中了解秦俑背后的历史故事。

太极课上,队员们简化招式,教村民们在舒缓的动作中体会“刚柔并济”的东方哲学,感受非遗中“身心合一”的养生智慧。脸谱课上,队员们教孩子们勾勒脸谱线条、调配色彩,讲解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性格与文化寓意,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戏曲魅力,传承非遗文化。凤翔泥塑课上,队员队教孩子们揉泥、塑形、彩绘,讲解其吉祥寓意与制作技艺,让传统泥塑文化在互动中扎根童心。漆扇课上,教孩子们髹漆、绘纹,传递传统漆艺之美,让古扇焕新彩。

后面进行了趣味拓印游戏,队员们提前准备好刻有传统纹样的模板,教孩子们将宣纸覆盖其上,用蘸取颜料的拓包轻拍,让纹样清晰浮现。过程中,队员讲解不同纹样的吉祥寓意,孩子们在动手尝试中感受传统拓印技艺的独特魅力,在欢声笑语里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最后特别设计了游戏课程,通过“非遗共体验”拉近大家的距离。志愿者们带领儿童合作完成简易剪纸——孩子们剪出了美丽的图案,在配合中感受民间艺术的协作之趣;还设置了“脸谱猜猜看”互动,根据孩子描述的色彩、纹样猜出对应的戏曲角色,在欢笑中加深对脸谱文化的理解。

此次活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调研+实践”模式,既为乡村带去了沉浸式的非遗体验,也让队员们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了对“非遗活态传承”的理解。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传承非遗能让他们深刻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确保非遗技艺代代相传,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