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服主页

青春陕服

Trade Union Office

陕服学子“三下乡” ㊴ | 守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

2024-08-21  点击:[]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寻找红色建筑,点亮精神支柱”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由院长李水泉及指导老师冯俊琪、杨欢亲自率领,一行八人于2024年7月21日踏上了前往习仲勋故居的征程,进行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现场教学活动。

习仲勋故居,这方坐落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淡村的圣地,四周青山环抱,绿水潺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庄严的氛围。在院长的引领下,实践队步入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故居,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习仲勋同志那不凡的人生篇章。

习仲勋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的优秀党员,他不仅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璀璨星辰,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杰出领袖,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开创者与领航人。

步入习仲勋纪念馆,眼前豁然开朗,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生动的视频、一份份珍贵的手稿以及琳琅满目的革命文物,它们静静地陈列着,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这里,是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见证地。

通过这些照片、视频与旧物件,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习仲勋同志早年的生活轨迹,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那崇高的道德品质与伟大的精神风貌。队员们认真学习并体会了习仲勋同志“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坚定信念与乐观态度,更被他那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顾全大局的革命风骨和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

继续深入到习仲勋故居,冯老师向实践队讲解了故居的梁、枋、椽、檩、柱、等关中传统建筑结构,又讲解了麦秸陕西地区的古建筑中的特点及作用:将麦秸打碎后掺入黏土中,可以增强土材料的韧性和抗拉性。这种混合材料被用于制作各种建筑结构,如屋顶和墙体,为建筑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黄土台村落中,麦秸泥屋顶与民居两侧的密实夯土墙配合,为住户提供了极佳的室内保温效果。

移步到地坑院,院长为实践队详细介绍了地坑院的基本内容: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土质结构十分紧密,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为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地坑院在地面以下,四周为交通道路,在此栽种一棵树能够对行人和车辆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此次故居探访,不仅让队员们对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事迹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与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与崇高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