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我校教育学院实践队开展了"未来种子"科普播种志愿行动,主要为大力倡导关爱儿童理念、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并发扬志愿者精神,积极营造关爱特殊儿童的良好氛围。特殊儿童日间照料中心,这个温馨而特殊的场所,旨在为那些身体或智力上存在障碍的孩子们担供一个安全关爱,充满学习乐趣的环境。
为了进一步了解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24年7月6日,团队一行前往沣西新城佳美园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这次志愿科普活动的初衷,是希望用我校学子的知识和热情,为这些孩子们带去一份特别的关爱和温暖,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实际行动,为残障儿童群体贡献一份力量。并且也希望通过这次科普活动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窗户,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此实践项目是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如科学实验、模型制作、科技讲座等,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参与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与公众互动性强:采用触摸屏、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知识。
队员们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有关科技的视频,让他们了解了祖国科学技术、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向往。队员们清晰的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希望本次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发掘自己的个性,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发展。

团队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捏粘土、玩游戏,在整个过程中相处融洽,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同时,队员们也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强,想象力也非常丰富。队员们相信,在未来,他们一定会更好。



手工部分在开始每一项内容前先由团队成员讲解如何正确做,如何做的更好看……在这里,孩子们享受了自己动手的乐趣,有成功做完作品后的喜悦,收获了很多开心,重要的是每一次创作与动手都是自己唯一体验,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实践,通过做科技类的手工使他们进一步感受科技的魅力所在。在完成过程中,孩子们专心致志,互相配合,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队员们的细致讲解和耐心帮助下,大家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实践队带着关爱与尊重,与这群特殊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队员们见证了他们的坚韧与才华,也被他们的笑容所感染。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孩子们与队员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记录下这个充满爱意的时刻。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残障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的成长,同时呼吁更多的大学生、青年学子关爱残障儿童、奉献社会,还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精彩。此次活动,让队员们深深体会到,每个人都值得被关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应该用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去关注这些特殊的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要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用爱浇灌他们的心田。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也让队员们明白了爱的力量。残障儿童是人间的天使和精灵,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前行,踏入新的旅程,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友爱、美好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