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陕北剪纸文化,促进区域间文化交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剪山峦之美,融区域之魂”文化传承小分队在指导老师李洋洋、廖苗苗的带领下于8月21日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北司村开展剪纸文化展示、教学和体验活动,促进陕北剪纸文化的传承。
下乡准备:在陕服学习剪纸
经过从7月4号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剪纸工作室三天的学习培训,同学们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各种剪纸类型的工作。

抵达北司村后,在北司村村委会的安排下,丁支书给同学们讲解了北司村近年来的概况,以及当地的产业情况,他说道:“产业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北司村主要有精品果蔬、食用菌、烤烟三大产业。同时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也感受到了北司村热情淳朴的民风。


在了解完情况之后,同学们积极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农村书屋打扫卫生、整理图书、贴剪纸窗花等等。同学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做着各自的活,书柜被收拾的井然有序,柜子上也贴满了同学们手工的精美窗花。


探寻古韵:忆苦思甜,参观农耕体验馆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农耕体验馆 ,这里陈列了许多同学们从未见过的农具,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大都进入机械化时代,但通过调查、了解、搜集,发现现在依然有很多农户家里仍然保留了最原始的农耕农具,这也展现了村民们勤劳朴实的民风。


这些传统的农具,不仅结实耐用,也不失美感,每个细节都提现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纯朴的农耕时代。
童心共创:开展剪纸体验亲子活动
参观完之后,同学们开展了剪纸体验亲子活动,在剪纸体验亲子活动中,通过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立刻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在实操环节,同学们与游客围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和红纸,开始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体会到了非遗剪纸文化的魅力所在。


通过剪纸活动,孩子们不仅认识和了解了剪纸文化,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理解,同时使孩子们喜爱上了剪纸。

探寻文化根源:于仓颉园,学习“汉字”的起源、发展,感受汉字故里的魅力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同学们来到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城关镇人民路南仓颉园,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了解仓颉造字的故事感受汉字故里的魅力。踏入仓颉园,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每一步都踏着汉字的起源与智慧,古朴的碑刻,诉说着先贤撇一捺间,尽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此行,使同学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剪纸文化传承:推广剪纸文化,共赏非遗魅力
为了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剪纸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开展了剪纸文化宣传活动。
此次剪纸活动不仅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了剪纸艺术,更增强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绿色行动:保护环境公益服务
在感受完汉字的魅力以及当地人们的热情后,团队一行人自发组织起保护环境的公益行动,沿着园区小道,细心的清理着每一处垃圾。在阳光下,同学们的身影忙碌且坚定,彼此间的合作与默契让这个活动变得意义非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不仅守护了这片承载千年文化的土地,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此次公益服务,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同样重要。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陕南的乡土人情,并把剪纸文化带到了陕南,为剪纸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豪感,也希望在未来,会有更多青年大学生加入到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来,共同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