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满怀着对环保的热情与责任感,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秦岭腹地,与当地村民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和科普活动。他们的足迹遍布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从捡拾废品、环保知识宣传到水质检测、文化传承,每一项活动都充满了意义。
环保意识的唤醒:问卷调查与废品捡拾
为了了解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与需求,实践团队首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他们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环保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为后续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唤起了村民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与此同时,团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废品捡拾活动。大家挥汗如雨,将村庄及周边区域的废弃物品一一清理干净,并进行分类处理。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向村民宣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儿童环保教育:帆布袋DIY
环保从娃娃抓起。团队特意为村里的儿童准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环保帆布袋DIY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环保帆布袋。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也深刻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


探索秦岭,保护自然:河堤勘察与动植物科普
秦岭作为中国的绿色宝库,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实践团队在村民的带领下,了解了太平河堤的修缮故事,并对周边河堤进行了勘察,旨在增强村庄的防灾能力。
同时,团队成员深入秦岭地区,查找并记录了当地的动植物种类。这些珍贵的生态资源通过他们的科普宣传得以广泛传播,提醒人们共同保护这片自然宝地。


历史的传承:聆听秦岭故事
秦岭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团队走访了村里的老人,聆听他们讲述秦岭的历史故事和变迁。这些充满智慧与回忆的故事,不仅让团队成员对秦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感。

守护生命之源:水质检测
水是生命之源,确保水质安全尤为重要。团队在村庄周边的河流、湖泊进行了水质检测,分析了水质状况,并为村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水质安全建议,守护他们的健康。
活动总结与展望
为期数天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整理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并撰写了详细的活动报告。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在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增强防灾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秦岭地区的环保与发展,推动更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共建绿色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