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服主页

青春陕服

Trade Union Office

  • 苍松翠柏间,延安古城镌刻着烽火岁月的印记;黄土高坡上,革命火种点燃了救亡图存的希望。时代的号角穿越时空,奋斗的足迹从未停歇。“向延安看!”为传承红色基因,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忆峥嵘·万花星火红韵延安”实践队奔赴延安抗大旧址开展主题圣地行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程星语化身宣讲员,以青春之姿传递红色力量。探访抗大旧址,感悟革命熔炉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古朴的建筑、珍贵的史料,诉说着抗大在艰苦岁月中培育军政干部的光辉历史。...
  • 2025年7月11日,艺活乡韵•白水艺术小院惠农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紧扣“探寻文明脉络、传承历史使命、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在文化溯源、支教育童、乡村调研、产业赋能与非遗传承中,以青春之力书写成长与担当。01 寻文明根脉,植传承基因实践团首站走进仓颉庙,甲骨文书刻的“史”字、《仓圣鸟迹书碑》的28个神秘符号,让成员触摸到古老文明的脉搏。先民“天人合一”的智慧,不仅震撼人心,...
  • 2025年7月12日至13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宜启逐梦”实践团深入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与铜川市宜君县尧生镇,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秦酒酒业,师生探访现代化生产线与地下酒库,感受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体悟酒文化的历史底蕴与产业活力。转场尧生镇后,实践团化身“特产推荐官”直播助农,推介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单场直播观看量破万,拓宽销售渠道。活动中,学院与当地合作社授牌建立实践基地,搭建校地长效合作桥梁。...
  • 陇县社火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盛行于建国前,是古代陇州先民图腾崇拜、祈天求福的传统民俗礼仪活动。为了将陇州社火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社火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防止非遗文化的失传,使社火文化的火种得以延续,7月11日清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寻迹陇州,薪火相传”陇县非遗社火振兴团开启了暑期“三下乡”非遗文化探访之路。团队成员走进陇县的博物馆、社火非遗馆与头帽馆,...
  • “你见过泥塑开脸吗?彩笔越匀,色彩越艳,神韵就越足。开脸像点睛破壁,敷彩像彩虹落地。亲手绘制时,你能清楚看到一抹朱砂顺着线条晕染开来,那是吉祥的颜色,那模样真美!”2025年7月7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青春“泥”行实践团一行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陕西凤翔。以“非遗传承,青春建功”为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探访凤翔泥塑的制作工序非遗文脉与创新路径,...
  • 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智建助农”乡村振兴实践团12名师生于2025年7月深入秦巴山区,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开展多元实践,以科技赋能产业、以温暖传递关怀、以创意激活传统,书写新时代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实践团首站深入汉滨区鸿缘生态养殖场,聚焦现代肉牛养殖技术。在牛舍一线,成员们系统调研养殖规模、疫病防控及市场瓶颈,实地学习通风布局、墙体保温等传统牛舍关键技术。...
  • 为深入贯彻关于“坚决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的重要指示,响应《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反诈青锋–银龄守护团”奔赴西安市党旗寨村,开展 “反诈知识传万家,卫生清扫助长安” 主题实践。团队立足电子信息专业优势,紧扣“宣传预防、精准阻断、长效守护“三大任务,让反诈意识扎根乡村振兴沃土。通过面对面、耐心细致地讲解反诈手册,团队帮助老人们在手机上一步步安装并激活了国家反诈APP。...
共150条 首页上页12345...22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